皮紋學,是在研究手指上的指紋,藉以分析人格特質,在哪些方面的能力比較好,哪些方面的能力比較不足。一個人的指紋在生下來之後就不會再改變,皮紋學不是算命,而是經過統計分析而形成的一門科學,可以讓我們了解我們先天上的優缺點,再透過後天的努力,發揮優勢、改善不足的地方。不過要注意的一點就是,皮紋學所針對的是個人的分析,所有的分析會透過量化的數據來呈現,但並不是說別人在某方面的數據比你高,能力就會比你好,在某方面的數據比你低,能力就會比你差,所以是不能拿來跟其他人當作比較的依據。皮紋學只是單純用來「了解自己」的一項工具哦
各手指所代表的意義:
拇指 - 代表行動、執行力與自我的期許
食指 - 代表思維、邏輯、創意與表達能力
中指 - 代表肢體的操作理解與 3D 藝術欣賞
無名指 - 代表聲音的辨識、理解與感受
小指 - 代表視覺的文字、圖像辨識與平面藝術欣賞
1967 年時,在英國的倫敦舉行了國際皮紋學的研究會議,確定了指紋的分類方法和原則。
一般指紋可分成 3 大類型和 11 種基本類型。
3 大類型:
1. 斗形紋 (Whorl)
2. 箕形紋 (Loop)
3. 弧形紋 (Arch)
11 種基本類型:
1. 斗形紋 (Concentric Whorl)
2. 雙斗紋 (Composite Whorl)
3. 內破雙斗紋 (Imploding Whorl)
4. 螺形紋 (Spiral Whorl)
5. 囊形紋 (Press Whorl)
6. 孔雀眼 (Peacock's eye)
7. 正箕紋 (Ulnar Loop)
8. 反箕紋 ( Radial loop)
9. 變形紋 (Variant)
10. 帳篷弧 (Tented Arch)
11. 簡單弧 (Simple Arch)
留言列表